有人說,越長大越喜歡與平和溫柔的人相處,感受過平靜生活的可貴,只愿意和那些好好說話、情緒穩(wěn)定的人在一起。不用因為隨時隨地,都可能被另一個人的尖酸、乖戾拉扯進情緒谷底而膽戰(zhàn)心驚。 深以為然。 人到中年,越發(fā)感覺生活不易、步履維艱。與溫柔的人在一起,就是最好的養(yǎng)生,畢竟心里無憂,身體才會無恙。 01 溫柔,是言語和善的體貼 電視劇《小歡喜》里的劉靜,就是一個溫柔的人。 劉靜的家里,丈夫和兒子因為多年來積攢的矛盾,常常一開口就是“火藥味”十足。而劉靜一直不厭其煩地耐心調(diào)和,重新建立了父子二人的感情,解開了他們多年的心結(jié)。 喬英子熱愛天文,母親覺得這是不務正業(yè),作為鄰居的劉靜卻在給予英子力量,她鼓勵英子:“你一定會實現(xiàn)夢想,阿姨一直相信你是個優(yōu)秀的孩子。” 劉靜的出現(xiàn),像是一束光,照亮了蜷縮在黑暗里的英子,給了她迷茫青春里最好的安慰。 廖一梅說:人這一生,遇到愛,遇到性,都不稀罕,稀罕的是遇到理解。 和溫柔的人相處,她會理解你的難處,用體貼的語言給你慰藉,在細微之處給你力量。 02 溫柔,是情緒穩(wěn)定的修養(yǎng) 看過一段話:你開車時討厭行人,走路時討厭車;你是顧客認為商家太暴利,你是商人覺得顧客太挑剔;你打工時覺得老板摳門,你當老板后覺得員工沒有責任心。究其根本,不過是以一顆抱怨的心看待世界罷了。 當你活到一定年齡,被瑣事纏身、被壓力裹挾,相比和一個怒氣沖沖的人爭論,一定更愿意與和顏悅色的人交談。 剛畢業(yè)那幾年,租房時遇到的房東是位老人,住在我的隔壁。 平日里和鄰里相處,老人永遠保持著平和慈祥。孩子玩鬧太吵她不怒,鄰居借東西沒還她不怨,房租晚交了幾天她不催,大家都特別敬佩她。 一次與老人閑聊,問及她為何能做到事事泰然處之,她笑著說:我已經(jīng)老了,知道爭吵的結(jié)果就是傷人傷己,所以不如試著去理解你們年輕人,老話里說的,退一步海闊天空嘛。 保持穩(wěn)定的情緒和沉著的心態(tài),遇人常寬恕,遇事不責備,是一個人處世的溫柔。 03 溫柔,是推己及人的善良 毛不易在創(chuàng)作歌曲《借》時,寫過這樣一段話:這個世界上,還有很多不被認可的夢想,不被祝福的感情,不被眷顧的孩子,他們不曾犯錯,卻只能顫顫巍巍,單薄地行走在路上。 這首歌送給他們,借天地萬物,不求終將到達某處,只求路上少些阻礙,讓他們同樣平凡。 若問起一個人為什么會變得溫柔?我想是因為他們骨子里那份難得的“同理心”。 今年年初,北京朝陽醫(yī)院眼科主任陶勇醫(yī)生在出診時,被患者砍傷,危及生命。 他在康復后接受了采訪,有人問他恨不恨那位患者? 陶勇回答道:“不恨,也無法寬恕,但我理解他。” “很多時候,我們在衣食無憂、生活安定的情況下,去評判別人好壞??扇绻幸惶煳覀円哺F困潦倒,沒有生活來源,我們會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嗎?” 未必人人都能做到。 醫(yī)者仁心,即使看到了人性的黑暗面,他依然選擇去理解他人的難處。 世間有許多善良的人,因為他們親身經(jīng)歷過許多難事,決定從此之后不再讓身邊人再承受痛苦。這份善良,就是“溫柔”。 而這些溫柔的人,就是上天贈予這個世界最好的禮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