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1日上午,由武昌區(qū)文化和旅游局主辦、武昌區(qū)圖書館承辦的“走讀武昌”文旅融合閱讀系列推廣活動第一站正式開啟,文旅志愿者帶領小讀者們走進紫陽公園,跟著“走讀手冊”,探秘公園中的漢劇博物館、張之洞在武昌事跡展覽館和武漢德森地契博物館,領略紫陽公園所蘊含的那份歷史底蘊和自然和諧之美,宣傳雙碳知識,助力兒童友好城市建設。
漢劇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家漢劇博物館、湖北省首家戲曲博物館,坐落于紫陽公園紫陽閣,館藏文物現有3200余件套。老師從漢劇的沿革、藝術、名流、文化四個方面,為小讀者們深入講解了漢劇的形成和發(fā)展歷程。孩子們邊走邊看邊記錄,在走讀中領略漢劇這一傳統(tǒng)藝術的獨特魅力。
從紫陽閣出來,小讀者們沿路來到張之洞在武昌事跡展覽館,展覽館由一棟兩層民國建筑改建而成。在這里,志愿者老師通過調任湖廣、實業(yè)救國、文教興國、編練新軍、城市規(guī)劃等方面,全面介紹了張之洞督鄂十八年期間,在武昌創(chuàng)辦實業(yè)、興革教育、編練新軍、修筑鐵路、建設市政等方面的功績,以及這位歷史人物對武昌乃至整個近代史的貢獻及影響,小讀者們紛紛表示也要做一個像張之洞爺爺這樣的人。
緊接著,孩子們參觀了武漢德森地契博物館,館藏地契約43000余件,是我國首家以中國契約文書收藏、研究與展示為主要內容的專題類博物館。在這里,小讀者們不僅了解了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發(fā)展狀況,更學習到誠信厚德文化和契約精神。隨后,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親手制作非遺手工云肩,體驗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。
“走讀武昌”文旅融合閱讀系列推廣活動不僅是一次知識的傳授,更是一次文化的體驗。通過實地參觀、動手實踐,青少年讀者在走讀中“閱見”武昌,領略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