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園“百團大戰(zhàn)” 哪一款是你最愛
武漢商學院舞龍舞獅社團在訓練中
武漢紡大非遺社團成員駱偉豪在布展
湖北大學全腦記憶協(xié)會成員訓練
武交院阿卡貝拉社團當起“氛圍組”
湖北經濟學院凌風棍社成員練習雙節(jié)棍
中南財經政法大學A股分析協(xié)會成員合影
湖工大酒與酒文化研究協(xié)會學釀酒
武大GeoScience Café社團組織學術沙龍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柯稱 鄒浩 李碗容 張裕 張屏 向一帆 王媛 狄鑫 實習生 劉清清 王一婷 11月14日,武漢大學辯論隊完成了2021年首輪招新面試。每年秋季,各高校的各類學生社團都會迎來招新季,被學生們稱為“百團大戰(zhàn)”。 其實,社團不分高下,沒有最好,只有最適合自己的。不管是武漢大學辯論隊這樣全球聞名的明星社團,還是默默無聞的小眾社團,只要能通過它發(fā)揮自己的特長,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,開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動,就是好社團。 連日來,極目新聞記者走進武漢多所高校,采訪了一些有意思的社團,聽成員們講述背后的故事。 武漢大學GeoScience Café社團 12年舉辦了300場學術沙龍 和院士們圍坐暢談,接觸遙感、攝影、音樂等跨學科知識,了解SCI論文發(fā)表背后的故事,收獲考證、升學與工作經驗……走進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GeoScience Café社團,學生們總會滿載而歸。 2009年,還是博士生的熊彪、毛飛躍帶著“談笑間成就夢想”的心愿,創(chuàng)辦GeoScience Café社團,定期組織開放式學術交流活動。12年來,該社團堅持每周舉辦一次學術沙龍,至今已經開展了310場。近400位老師、研究生作為嘉賓,介紹各自的研究進展,分享科研與成長經驗。主講人有院士和學術大師,有剛剛取得新成果的教授,也有學長和學姐。為了普惠更多師生,近年來,該社團還在網絡視頻平臺開啟了直播。與一般學術交流活動不同,“學霸”們在社團里聊得更嗨更輕松。 實驗室團委書記郭波介紹,社團出版了《我的科研故事》系列作品,目前已經出版到第五卷。社團負責人之一、2020級碩士研究生陶曉玄說:“每一場講座就像一個精心打磨的產品,需求調研、嘉賓對接交流、宣傳工作……這些經歷提升了我的團隊合作、突發(fā)事件處理能力,也為科研生活增添了幾分挑戰(zhàn)和色彩。在社團里,我收獲了更完整的自己。”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A股分析協(xié)會 研究股市不是為了炒股獲利 每到周末,中南財經政法大學A股分析協(xié)會成員便齊聚一堂,圍繞金融相關知識進行專場講座和沙龍交流。這個成立于2010年的學生社團,大部分成員來自工商管理、統(tǒng)計和數(shù)學等專業(yè),也有金融專業(yè)學生。 今年10月底,協(xié)會迎來170名新成員。“大家都對投資理財感興趣,想了解更多金融知識。”社團前負責人范祎愷說。他十分關注股市行情,每天在社團QQ群分享最新動態(tài),和大家交流。 本月初,該社團本學期第五次線上沙龍如期舉行,金融專業(yè)同學就最近的金融行業(yè)熱點事件做了報告分析。社團現(xiàn)任負責人周凱源說,平時,社團也會做線下講座,成員們圍繞上市公司動態(tài),從公司經營狀況、行業(yè)情況、個股行情等方面進行分析闡述。 為了讓成員們更加直觀了解金融行為,社團還多次舉辦模擬炒股大賽、金牌分析師大賽等。模擬炒股大賽中,成員們自由組隊,在專業(yè)APP上進行模擬交易,以收益情況決定名次;金牌分析師大賽主要考察參賽者的證券市場、法律法規(guī)、財報分析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。新一期大賽12月舉行。 “A股分析協(xié)會幫我打開了證券市場的大門。但我們研究股市的初衷,不是為了炒股獲利,而是要通過對宏觀經濟和具體公司及其行業(yè)的深入研究,不斷積累知識。”社團成員張拙說。 湖北大學全腦記憶協(xié)會 不到一分鐘記下一副撲克牌 一副沒有規(guī)則的撲克牌在手中快速翻動,不到1分鐘便記下所有牌的點數(shù)、花色、順序……在湖北大學全腦記憶協(xié)會,有這樣一群“最強大腦”。2年時間里,該協(xié)會走出了4名“世界記憶大師”。 2010年12月,武漢大學學生王峰奪得第19屆世界腦力錦標賽個人總冠軍,并打破4項世界紀錄,其“圖象+諧音”的“趣記憶”法也風靡至今。湖大全腦記憶協(xié)會負責人梅超凡介紹,該協(xié)會日常訓練也基本采用這種方法。比如,記撲克牌時,把4種花色分別編碼為1、2、3、4,如“黑桃3”轉化成“13”,然后把“13”諧音成“醫(yī)生”,再用這些撲克牌編成故事。這樣,把故事還原成數(shù)字時,順序就不會亂。 該協(xié)會成員基本維持在四五十人左右。除了記憶撲克牌,他們也會進行其他項目的競技記憶訓練,備戰(zhàn)國內外賽事,比如記人名頭像、二進制數(shù)字、抽象圖形、隨機數(shù)字等。此外,社團每周舉辦一次腦力充電課程,進行單詞記憶等實用記憶教學。“英語四六級考試前,我們的腦力充電課程特別受歡迎。”梅超凡笑道。協(xié)會還建立了“戀戀有詞”QQ群,向協(xié)會外的同學分享記憶方法。 “我以前記憶力不好,但通過后天訓練得到了強化。”協(xié)會成員、2019年獲得“世界記憶大師”稱號的張芯環(huán)告訴記者。訓練記憶法對學習有很大幫助,說“一目十行”也不夸張。 湖北工業(yè)大學酒與酒文化研究協(xié)會 學習釀酒品酒但不允許酗酒 許多人可能覺得,將大學生與酒文化聯(lián)系起來有些“不著調”,但在湖北工業(yè)大學,卻有這樣一個學生社團——酒與酒文化研究協(xié)會。同學們將專業(yè)與愛好結合,通過各類活動發(fā)掘健康的酒文化。 協(xié)會負責人羅煜皓告訴記者,該協(xié)會的活動以研習酒知識、釀酒工藝為主,現(xiàn)有成員50余人,大多來自學校生物工程專業(yè)。 “每個學期,社團學生都會在專業(yè)老師和專業(yè)研究生的帶領下,到學校的釀酒新技術及裝備示范中試基地嘗試釀酒,學習選料、制曲、發(fā)酵、蒸餾等全套釀酒流程。目前他們已經釀造過清香型白酒、濃香型白酒、米酒等中國傳統(tǒng)酒類。”社團指導老師蔡鳳嬌介紹。 “每次釀酒活動結束,我們會讓學生品嘗自己釀造的白酒或調制的果酒,感受不同的加工工藝對酒類口感的影響。”羅煜皓說,品酒活動主要是學習酒知識、分享酒文化,社團成員都會被嚴格限制飲酒量。 該社團還曾以酒為主題,舉辦過攝影比賽、原創(chuàng)詩歌比賽。“我們希望在學習專業(yè)知識的同時,傳遞正確、健康的酒文化。”羅煜皓說。 湖北經濟學院凌風棍社 主教練是位學大數(shù)據的女生 6名女生手持雙節(jié)棍,棍上或纏著絲帶,或帶著火焰,在夜空下進行著花式表演,贏得圍觀師生的陣陣喝彩。湖北經濟學院有一個雙節(jié)棍社團——凌風棍社,上述場景可謂屢見不鮮。但誰能想到,該社團的主教練竟然是一名來自大數(shù)據專業(yè)的女生。 凌風棍社成立于2010年,目前有20多名成員,石舒逸是第十三任主教練。“大一軍訓時,我看到社團的師兄師姐們表演,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。”石舒逸告訴記者,“剛開始練習,受傷是家常便飯。有些拋棍動作,接不住就會砸到手,動作不標準也很容易打到頭。”教練團隊非常注意學生安全,要求循序漸進練習,看到不標準的動作及時糾正。 要學好雙節(jié)棍可不簡單。石舒逸介紹,每次訓練,身體拉伸、800米跑等熱身運動必不可少;練棍時,成員們手上即使磨出水泡,也不會輕言放棄。 流星趕月、左右逢源、正八字舞花、反八字舞花、大風車……這些專業(yè)動作,社團成員們如今人人信手拈來。石舒逸不僅帶領社團活躍在校園,還多次參加國際雙節(jié)棍協(xié)會間的交流。 在“龍鼎杯”國際雙節(jié)棍王挑戰(zhàn)賽中,凌風棍社蟬聯(lián)多屆團體一等獎。石舒逸說:“我們練雙節(jié)棍不是為了??幔且捯庵?,傳承中華武術精神。” 武漢紡織大學非遺社團 唯一男成員想要繡一件蟒袍 “教我的阿姨表揚我的作品顏色漂亮、圖案活潑。”說起10月參加在武漢新洲舉辦的“漢繡藝術走進鄉(xiāng)村,青年創(chuàng)意傳承非遺”實踐成果展,武漢紡織大學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(yè)大二學生駱偉豪非常驕傲。 駱偉豪是仙桃人,高中時愛上服裝設計。去年,他如愿考進武漢紡大,得知學校有個非遺社團,能學漢繡、英山纏花等湖北非遺技藝,他立即報了名。 非遺社團有近100名成員,駱偉豪是唯一的男生。“為了準備‘漢繡進鄉(xiāng)村’活動,今年7月,我們開始學習、設計、制作繡活。駱偉豪因為是大一生,暑假不能留校,他就在校外租房,每天繡到晚上八九點鐘,做活非常細致。”社團成員劉文卓介紹。 駱偉豪說,通過參加各種活動,他對傳統(tǒng)文化了解更多,從而對“服裝”理解更深。“就拿這次‘漢繡進鄉(xiāng)村’來說,我們先跟著漢繡傳承人學藝,再原創(chuàng)作品,之后跟著老師到新洲區(qū)項山村、武漢西藏中學做漢繡普及講座,還調研了漢繡等非遺在鄉(xiāng)村振興中的作用,最后舉辦展覽?;顒又?,我體驗了從生產到市場的全過程,這對專業(yè)學習很有幫助。”駱偉豪說。他的目標是,大學畢業(yè)前繡出一件蟒袍。 武漢商學院舞龍舞獅社團 舞動的是力量展現(xiàn)的是文化 日前的武漢商學院社團嘉年華活動中,由兩條“龍”、三頭“獅子”帶來的《群英齊聚》引爆全場。 “舞龍舞獅是團隊型項目,需要大家精誠團結。”舞龍舞獅社團負責老師周敦峰介紹。該社團成立于2016年5月,成員穩(wěn)定在100人左右,曾在各類比賽中多次獲獎。 龍和獅如何舞得精彩傳神?主要看表演的流暢度和形體美,比拼高難度動作的完成度和與音樂的契合度。“這項運動最考驗隊員們的核心力量。每周我們會安排四五次訓練。”社團負責人、大二學生張傳瑞說。舞龍需要強健的臂力,確保上龍穩(wěn)固;舞獅難度略高,既要腿部穩(wěn)健,上肢又要有爆發(fā)力。 作為團隊里為數(shù)不多的女生,身高1.6米的齊澳宇承擔著舞獅頭的角色。“每次表演,我們每一根神經、每一塊肌肉都要繃得很緊,還要配合音樂舞出獅子的靈性。”齊澳宇說。 舞龍、舞獅既是競技項目,更是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。周敦峰介紹,社團成員除了日常訓練,還會學習傳統(tǒng)文化相關知識,比如去一些鄉(xiāng)鎮(zhèn)與當?shù)氐奈椠埼瑾{人交流、下鄉(xiāng)演出傳承舞龍舞獅文化等。 武漢交通職業(yè)學院阿卡貝拉社團 “氛圍組”要挑戰(zhàn)高難度合唱 “恭喜士官學院登上總冠軍寶座!所有在場的各位,給出你們最高昂的歡呼聲……”上周,武漢交通職業(yè)學院籃球聯(lián)賽決賽火熱舉行,來自該校阿卡貝拉(無伴奏合唱)社團的主持人王茵馳,用Rap(說唱)解說激情四射,讓觀眾熱血沸騰。 該社團指導老師謝安乾介紹,去年他大學畢業(yè)后來到武交院,在輔導員才藝大賽中露了一手Beatbox(人聲打擊樂)絕活,被校團委負責人看中,動員他開辦了阿卡貝拉社團。剛開始,社團只有10余名學生,平時以練習Beatbox、Rap為主。今秋的迎新晚會上,該社團表演了一首原唱Rap,迅速火遍校園。隨后的社團招新,報名學生多達300多人,最終擇優(yōu)錄取了82人。如今,社團成員們已經成為學校大小活動必不可少的“氛圍組”。 社團前任團長、廣告設計專業(yè)大三學生楊瑞成介紹,他們每周進行節(jié)奏、編曲、樂理等方面的教學和訓練。學校還在食堂三樓開辟表演區(qū),供社團每周舉行一場小型音樂會。在三名老師的指導下,社團每月制作一首原創(chuàng)Rap歌曲。 謝安乾說,阿卡貝拉表演極具音樂水準和觀賞性,對成員的基本功要求很高。目前,他們還處于打基礎的階段,希望能盡快推出融合Rap與阿卡貝拉風格的原創(chuàng)作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