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漢托兒所一個月多少錢?武漢有多少家托兒所?怎么進?近兩年,武漢市大力推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。關于武漢托育機構,您有哪些問題想咨詢?武漢市兩會期間,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曾發(fā)“托兒所回來了!”,武漢3歲以下普惠托育來了?。ǜ浇ㄔO點位)報道,全市多個普惠托育機構正在建設中。
武漢托兒所一個月多少錢?武漢有多少家托兒所?怎么進?
武漢托兒所一個月多少錢?武漢有多少家托兒所?怎么進?
近日,記者從湖北省育嬰行業(yè)協會獲悉,武漢市目前已備案13家托育機構,還有近40家機構正在“排隊”。相比去年,我市嬰幼兒入托率有所提升,但仍有部分托育園表示“招不滿”,不少家長對此還保持觀望態(tài)度。
“報名沒有想象中火爆”
近日,位于漢陽區(qū)的江欣苑社區(qū)托育園開始運營,這是一家公建民營的普惠性托育園,引進的是某教育集團旗下的貝思優(yōu)托育品牌,招收2—3歲幼兒,全日制托育費為每月2500元。
讓負責人章苗苗有些意外的是,報名沒有想象中火爆,20人的班額沒有招滿。她說:“我們在上海的園區(qū),一開班就滿了。武漢這邊詢問的家長不少,但實際報名的不太多。”
黃陂區(qū)前川新城的一家普惠性托育機構,于去年6月開始運營,“剛開始的招生情況可謂慘淡,今年好多了,但還是沒招滿。”負責人認為,這與當地家長的觀念有很大關系,尤其是一些老人,不贊成將幼兒送到托育機構。
托育還未成為多數家長的剛需
數據顯示,我國約33%-48%的嬰幼兒家長存在托育需求,但實際入托率剛超過5%,這種差距在武漢也有所體現。
多位托育機構的負責人表示,
產生差距的原因有幾個方面,一是多數家長以祖輩幫忙照護小孩為首選;二是擔心孩子太小,容易交叉感染;三是擔心托育機構不專業(yè);四是經濟因素影響。相比于幼兒園來說,托育還沒有成為多數家長的剛需。
張女士是一位在工作和育兒中疲憊“切換”的媽媽。她有兩個寶寶,老大已經上小學,老二還不到2歲,兩個孩子分別交給兩邊的父母帶,分住在兩處。她不僅要上班,還要時不時去看看二寶。張女士說:“如果沒有老人帶,我會在孩子2歲以后送進托育機構,太小了著實不放心。”
雙職工家庭的章女士是一個2歲孩子的寶媽,上班的時候,孩子主要由母親帶。她說,“如果父母帶不了孩子,我會優(yōu)先考慮請阿姨,雖然比上托育園貴一點,但一對一的照顧比較安心。”
機構選址和運營能力都有影響
2020下半年開始,武漢的托育機構跑步進場,它們多數是民辦機構,也有一些公辦幼兒園開辦的托班。“新增普惠性托育機構15家”,被列為2021年武漢市政府民生實事清單。
我市已運營的托育機構中,多數是普惠性質,每月的托育費在3000元以下,政府給予場地和補貼支持。也有少數營利性托育機構,定位較高端,托育費從5000到7000元不等,實行小班化,對半歲到3歲的孩子年齡細分,孩子越小,班額人數越少。
不管是普惠園還是營利園,均未出現“一位難求”的情況。
專業(yè)人士分析:
“武漢的托育產業(yè)發(fā)展在全國處于中上水平。要發(fā)展這個行業(yè),關鍵是家長對托育的認識要加強,觀念要轉變,入托率才會上來,人們接受新鮮事物有個過程。目前,武漢托育機構的點位布局還沒有完全跟上來,到今年底會好很多。同時,機構的選址也影響招生情況,一般集中居住區(qū)、年輕人多的社區(qū)情況會好一些。”
在武漢有30家分園的哈沐德早教的創(chuàng)始人馬小慶表示,不同機構的運營能力也有影響,他們的30家分園中,由合伙人直接運營的幾家招生情況更好?,F在,湖北省已經出臺了行業(yè)標準,托育機構從環(huán)境、配餐、人員都更專業(yè),相信年輕一代的父母對托育的接受度會越來越高。
|